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8-05-25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05/25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月22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中北校区举行。研讨会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梁清,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研究室、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教授和《解放日报》《文汇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报纸期刊的专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院系师生五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教授主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学术研讨会会场

  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建设思想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建设思想有许多方面值得学界挖掘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要做好这些研究,更好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作和传播工作,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期待此次研讨会在交流思想、碰撞观点的同时为推进相关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文化传播交流和打造上海文化建设品牌贡献力量。

我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致辞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先后作主题发言,并围绕重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与交流。主题发言由文汇报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杨逸淇等主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研究员在主旨发言中认为,意识形态问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事件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立足当前实际,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提出,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必须调整重塑意识形态运作的机制。第一,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管意识形态与文化生产的市场机制之间的冲突,使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建设能够形成互为支撑的关系。第二,高度重视媒介新技术发展应用,重塑意识形态运作机制的趋势和规律。第三,开放环境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意识形态和文化竞争格局当中的影响力,要重塑意识形态运作机制,完成意识形态建设由宣传模式向传播模式转型。最后,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影响力,根本在于增强中国文化生产的创新力和传播力。

文汇报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杨逸淇主持主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研究员发言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力之教授谈到习总书记对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两个区分向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三个区分的转变,是着眼于处理意识形态问题复杂性的科学思路和政治思路,也就是说对意识形态进行管控的时候,在行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话语权的时候不能简单从事,不能一概而论,对人、对作品、对领域要有细致的区分。要把十九大报告的三个区分落实好,对文化、繁荣、兴盛是可以自觉的建立文化自信。他认为关于意识形态的管控问题与管理问题,在一个意识形态充足的社会里,对观念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是完全必要的。要深刻的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讲的小道理和大道理的关系,有些问题是小道理,小道理也许有道理。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力之教授发言

  我校紫江特聘教授宋进教授围绕“文化自信的逻辑进路”做了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进路,首先是“和”,在“和”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人素来注重在“和”字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对待文化不仅对自己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给予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也应该注重批判吸收外来文化,对待中外文化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平衡中外文化基础上实现文化中外化。其次是“立”,即梳理新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建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真正的文化自信需要有相匹配和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的建立;最后是“强”,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延展体现在强,在经济强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逻辑进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承续历史的结果,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

我校紫江特聘教授宋进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岩教授从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两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他提出我们今天谈的文化自信是在拥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把文化自信推向文化自强、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信自强、自觉意识不够,需要来唤醒文化自信意识的思考。他认为我们有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但我们今天文化自信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和程度,我们正在走向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自信一个应有的解读。他认为建设文化强国首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第二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文明水平;第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第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岩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吴新文研究员提出核心价值观问题在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不同人群价值观简单加权,不是不同价值观的排列组合,也不是各种价值观的合并同类项或求得不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它的形成机制,有三个形成路径,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的历史实践当中形成的,不能忽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立中国人的认同;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与其他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交锋形成的;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在文化和综合创新中,在一个共同体中,各种文化资源长期磨合和相互交融,然后慢慢形成的一种坚实的深入内心的价值信念。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吴新文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方松华从中西、新旧、古今三个方面作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冲突与和解的阐述。他提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绝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土壤、氛围、世道人心,甚至很多苦难。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冲击、中体西用、先进西学文化的输入等都意味着中西的文化冲突,中西文化的相互学习、包容是文化的和解。新旧文化矛盾冲突是对当今中国的挑战,看到新旧文化冲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和解的可能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方松华发言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国希教授从“作为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道德”视角作了发言,认为核心价值是文化背后内蕴的精神和灵魂,不同的价值最终会导致出不同的文化。关于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他提出了两点:第一,文化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趋向于让人越来越文明;第二,社会主义道德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道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道德只是解决了诸如给予每个人带来平等机会的问题,但因其私有制,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真正的公正这类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正由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在马克思所说的剥夺剥夺者、消除人役和物役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解放,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的道德是真正的符合人性的,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这样的共同体当中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高国希教授发言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讨论的是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精神的文化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证了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的文化核心。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精神;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程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共识”;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渗透各个领域;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融汇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当中最精粹的精神元素。余玉花最后也提出两个问题供在座专家学者思考,第一: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创新和弘扬中国精神?第二: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一个是理论层面,一个是实践层面,把两者文化核心的东西集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或者展现出弘扬出中国精神。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召研究员认为十九大所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并在在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三观”与“三论”,即文化主权观、文化主体观、文化价值观;文化创新论、文化民生论、文化天下论。这“三观”与“三论”既是对此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一种发展必然。朱鸿召还阐述了文化生命在创新,文化价值在创新;文化民生是由文化内部形态属性规定,对内的功能属性,是文化人民性实现的途径和形式;加强中外文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召研究员发言

  上海市委研究室科教文处李志民处长提到上海是文化重镇,上海的历任市委书记都十分重视文化,重视打响上海文化的品牌,重抓文化建设。他指出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这四大国际性大都市在打造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文化产业、建设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营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生态、出台具有推动力的文化政策和培育最具凝聚力的城市精神这几个方面做的非常有特色。相比较于国际上最著名的全球城市而言,上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缺”上面,具体是指: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缺少多元宽容的文化氛围、缺少知名地标、缺少文化精品。关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五个突破口一是把申办奥运会作为努力方向;二是打造核心文化产业;三是提升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四是加快建设文化集聚区;五是抓紧建设文化生态。

上海市委研究室科教文处李志民处长发言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方刘教授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三个特点”为题发言。陈方刘指出,习总书记传统文化观最为突出的三个特点是时代性、全面性、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习总书记着重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内容,并且指出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他指出,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习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述涵盖诸子百家,贯穿文史哲多学科,涉及精神制度器物等多个维度。他从“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广泛运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最后,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所体现的时代性、全面性、创新性三个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方刘教授发言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从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系;党内政治文化当中存在的问题;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四个方面发表讲话。他指出,党内政治文化是强党兴党最为根本的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的土壤,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晓虹主持了研讨会自由讨论环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勇教授提出要关注意识形态,在座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围绕了关于上海文化发展、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识形态工作的推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了各自的心得和体会,把研讨会推向高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晓虹主持研讨会自由讨论环节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主持研讨会闭幕式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梁清进行大会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合影

  研讨会闭幕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梁清进行了大会总结。梁清在总结讲话中用“五个一”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概况:一个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就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一项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注意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但不同领域应有不同的话语方式。一个价值引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要注重方式方法。一个根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核心的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

 

|戴琪 |张可卿 常宝玺 孙都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谢瑶姬 编审|吕安琪

 

上一条:上海市理论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座谈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召开 下一条:上海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