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创新型人才培育进入快车道。据《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统计,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博士占比明显提升,2019年我国R&D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已达63.6%,相较于2015年提升了13.1%,更多接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大展拳脚。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创新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拥有更多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和创新项目。这也启示我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创新涵育这个关键点,构建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创新体系,推动更多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培养创新人才,须持续推进教育、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使服务主体更多元、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供需更平衡。一方面,在公共教育服务领域,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所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创新改革考核机制,畅通青年人才成长通道,搭建相关沟通与交流平台,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例如,上海图书馆推出“创新空间”等公共区域,通过举办文化宣讲等方式涵养民众创新意识,激发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营造全社会积极创新、尊重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目前在高校,跨学科培养乃至面向社会培养公众科学兴趣、科学素养的课程和讲座也越来越多,这种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成为打基础、造氛围、选苗子的有益举措。
培养创新人才,须重视公共服务的普惠化,让更多劳动者头脑有新知识、手中有硬技能。不断推进公共服务精准化,让公共教育服务更好满足人们对精细化、个性化、探究性的教育需求,使更多劳动者拥有能够创新的专长技术。通过发展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机制、促进科技助学模式等,充分践行因材施教理念,让每个劳动者都能拥有适合自己的技能“长板”,打好专长牌,走好差异路,使自己的才能在专业竞跑中得到充分挖掘和施展。特别是很多高校面向企业、社会派出由教师牵头、学生参与的实习教研队伍,直接走进车间、地头,用现实问题倒逼教学改革,让广大师生最大程度参与生产实践,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培养创新人才,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一方面,要关心创新型劳动者的急难愁盼,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安心生活、事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降低他们的创新成本,增强他们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的定力和底气。对于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可适当加大对其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补助力度,激发其投身创新事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营造开放人才环境,促进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劳动者在全国各地区之间顺畅流动。例如,浙江省海盐县通过建立“一张清单”和“一套标准”,推动公共资源持续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便捷性不断提高,让创新型人才心无旁骛投身创新创业大潮。
人力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抓住人才关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就可以用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公共服务日趋普惠化、精准化、均等化,助力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劳动者,建立更加开放、科学、友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更多创新人才在新赛道上尽情奔跑,在广阔的新天地建功立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胡志平 张欣远,分别系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