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政: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更新教育资源配置观

发布时间:2023-08-08 作者:柯政,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2023/08/08   光明日报)

  【专家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更新教育资源配置观,只有如此,教育强国建设才可能获得坚实的资源保障。更新教育资源配置观,大致可从教育观、资源观、配置观三个方面入手。

教育是确保国家安全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撑

  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挑战就是资源配置缺口大。据现有数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的GDP再翻一番,教育经费也跟着翻一番,但距离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2019年的标准依然差4万多亿元。因此,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有必要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和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逐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必然的战略选择。需要看到,增加教育投入不止是发展教育事业本身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对教育的战略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进行了新的战略谋划,我们也要据此更新教育观念。有学者在谈及教育观时,只注重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生师比、在主要国际排行榜中的排名等指标,却对这些指标背后的重要意义研究不够。比如,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底对国家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率?

  在这方面,我们要结合国际国内环境新变化进行深入研判。比如,美国近来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拿出1740亿美元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按照以往经验,这些经费很大一部分最终会通过外包的方式,变为对大学的支持。而且,其中明确划拨360亿美元用于理工科人才培养。应对挑战,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关涉国防,教育其实也是国家竞争力,应当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让教育为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除了人财物,社会认可和数据信息等资源对教育强国建设也很重要

  很多人一谈到教育资源,就想到人财物。实际上,教育资源不仅仅是人财物。很多时候,非人财物的资源对推动教育发展也非常重要。比如,社会认可、数据信息等资源。

  例如,各高校积极提升自身水平,争取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看重的不仅仅是进入“双一流”之后国家多给学校一些人财物资源,还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因此,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关注此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我们有不少行业特色高校、国家部委所属院校,按现有的论文、项目、奖项等评价指标,还达不到“双一流”标准,但它们对某些战略行业或重要领域起着实实在在的支撑作用,对强国建设有显而易见的重大贡献。对于这些学校,如果能够赋予它们一定的标志着社会认可的荣誉,对整个国家教育生态改善的牵引作用难以估量,能够起到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巨大推动力。

  数据信息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种资源。数据就是生产力,有了数据,国家决策可以更科学,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选择就会更加理性。各级政府部门拥有海量数据,但还缺乏共享、使用效率低。建设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配置数据信息,实现对各教育主体发展方向的引导,实现高水平的教育治理,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巨大助力。

减少限制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一说到配置资源,很多人想到的是“给予”;一说到增加资源配置,就想到争取更多的“给予”。事实上,配置资源不仅仅是“做加法”,也可以在某些环节“做减法”。比如,可以通过合理放宽办学条件标准限制,来应对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据测算,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是4655万人,而2036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预计达到7180万,是现在的1.54倍。如果上调高等教育入学率,那么这个数字还会增加。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现有的办学标准,国家和地方需要大幅增加资源投入,而这具有很大难度。如果有了“做减法”的配置观,因地制宜地放宽高校办学条件标准限制,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变得简单。

  其实,办学条件标准与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且今天设置办学条件标准的历史背景已异于当年,其合理性基础已发生很大变化。办学条件标准一旦放宽,地方和相关行业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更高的积极性去举办一些小规模的高质量新型高校,不仅在总量上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还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

  再比如,可通过改变教育经费使用限制条件,增加经费使用效益,缓解经费总量不足的问题。造成学校办学经费压力大的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对经费使用有很多不合理限制。因此,未来需要改变资源配置观,调整对高校经费使用的不合理限制,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笔者曾调研过一些学校和科研团队,他们反映,如果经费使用限制能作合理调整,甚至可以减少30%左右的经费需求。如果这个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就意味着,很多情况下,减少限制能够起到与增加投入类似的作用。

  笔者建议,一是优化经常性经费和专项经费投入比例,进一步扩大学校经费自主使用权。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测算机制,通过不断提升生均综合定额保障水平,扩大经常性经费占比,全面提升一线教育单位经费自主使用权。二是转变教育经费管理方式,变“事前评审”为实绩导向的“事后评估”。曾有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不当限制给科研、办学带来的困扰:“不仅是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甚至连买山西老醋的钱都不能买镇江陈醋”。可见,过多不当限制会导致大量专项经费难以发挥作用,使得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作者:柯政,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上一条:张 盛:以赛营城,展现“烟火气”与“年轻态” 下一条:胡德平:对话青春 共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