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杜欢政,男,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双聘教授,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人文社科类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等科技类项目10余项。针对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建立实证研究基地,探索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相结合的解决方式。获得教育部第八届人文社科奖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励,入围2019年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循环经济奖——领导力奖”。
二、书籍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同时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指向与人民城市理念是新征程赋予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以新的内涵和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指南,也为城市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指明了方向。
城市作为承载现代国家建设和治理最为重要的战略空间,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其治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达成,其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宜居城市的主要建设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决定人与自然能否共生共荣的关键,必须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主力军、绿色发展推进者、生态环境守护人的主体力量。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城市环境治理作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能够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环境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人民城市建设的成色。因此,新征程上,城市环境治理需要坚持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
在深刻把握城市发展实质与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念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理念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中被首次提出;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期间再次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凝练出了“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内涵,即“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基于此,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宏大实践出发,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城市发展实质与规律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理念。
“人民城市”理念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工作的发展定位、价值诉求、治理主体、目标导向和方法路径,对于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环境治理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生态软实力
既要坚持以自然为根本,也要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人民城市建设亟需补齐环境治理短板。“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这为城市层面环境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治理关乎着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关乎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生态软实力。新时代十年,从生态环境看,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202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7%,为城市更美好更宜居创造了基础条件。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场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如一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仍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一些城市噪声污染、光污染加剧,困扰居民正常生活;一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指引,补齐城市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既要坚持以自然为根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也要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福祉问题,改进管理机制,提升市民参与程度,建设共生共荣的现代宜居城市。
随着“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与认识深化,上海在实践层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人类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
积极探索“两山”理论与“两城”理念的深度融合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人民城市建设满怀深情、寄予厚望。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赋予了上海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的新使命,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竞争力和软实力。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市始终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并将其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各环节各方面。
从提出建设“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到要着力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共建安全韧性城市,到2025年时,实现超大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的治理目标,纳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从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分类达标率95%以上,到“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黑臭河道变水上漫游,“一江一河”成靓丽风景线等,上海作为一个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环境容量有限的超大城市,始终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与特点,积极探索“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与“两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征的现代环境治理的新路径,助力上海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更加美丽、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
同时,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强化系统观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着力做好环境容量的“加法”、污染排放的“减法”、绿色发展的“乘法”以及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的“除法”,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全方位、全过程和全领域推进城市环境治理,深化推动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治理方式重塑、环境治理体系重构,开拓全球人民城市环境治理“善治”新境界,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绿色成为现代化美丽上海的鲜明底色,并为其他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上海样本、中国方案、全球标杆作出贡献。
关注人民城市理念与环境治理的互动关系
将垃圾治理作为缩影范本,激活城市环境治理的神经末梢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本书进一步审视“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论基础、价值导向和治理场域,同时进一步对其内涵构成、运行逻辑、作用机制、治理干预等开展深化研究。
本书的关注重点是“人民城市”理念与环境治理的互动关系,以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的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回应群众关切,构建充分反映民意、群众有序参与、响应群众反馈的环境治理体系。聚焦垃圾分类,将垃圾治理作为缩影范本,激活城市环境治理的神经末梢,实现人民广泛参与,夯实社会治理成效。基于系统分析视角,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城市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各方主体的共建为根本动力,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共治为重要方式,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态需求的共享为最终目的,以精准、科学的治理工具与机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是以“人民城市”理念推进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
同时,通过环境治理以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城市,这也是“人民城市”理念落脚于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要义。
以上海垃圾分类得到全国和市民支持的伟大实践为蓝本
“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环境治理研究,一方面是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基金项目的理论总结。城市环境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药引子”,是城市工作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引擎。“人民城市”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长期城市工作实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治理的系统思考和理论概括,而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立场则是贯穿这一重要理念历史逻辑的一条根本主线。
另一方面是作者在助推上海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全国做表率的实践升华。作者率领跨越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法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团队积极参与制定上海垃圾分类方案,并在参与上海市垃圾管理立法和监督后评估,组织动员在校学生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为更高水平的垃圾管理制度建设提出若干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推动上海垃圾全民分类纵深发展的实践集结而成。“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环境治理研究是以上海垃圾分类得到全国和市民支持的伟大实践为蓝本,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
本书第一章探究了“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城市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溯源人民城市,挖掘“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演化过程,解析人民城市的人文价值内核及其升维,明辨环境治理的必然之势与实然之史,探寻“人民城市”理念和环境治理的互动响应。第二章分析了上海人民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历史沿革,探究政策推进过程中“人民城市”理念的落地。第三章总结了近些年在“人民城市”理念的指导下,上海环境治理中体现人民生态需求与自然需求的行动。第四章探寻了上海环境治理过程中如何激发人民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其中的举措。第五章阐述了上海环境治理过程中如何接受人民的监督,及时反映人民的诉求。第六章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对法规实施的前中后阶段进行分析,将其作为“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城市环境治理的掠影范本,揭示人民城市的时代特征与建设路径。第七章总结探讨了未来的工作建议。附录展示了文献及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