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仕菊:绿色是人民城市的底色

发布时间:2023-07-26 作者:杜仕菊,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作者简介

  杜仕菊,1964年生,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著有《欧洲人权的理论和实践——以欧洲的现代化进程为视角》等著作,在《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报纸与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二、书籍简介

  城市作为文明的承载体,记录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展现着不同时期不同文明发展的水平和成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环境权益需求已经被提到较高的位置。通过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成了“人民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近年来,上海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看见蓝天白云、感受青山绿水、欣赏星光明月,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宜居和舒心;也使“人民城市”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述和城市治理理念,以及上海落实该理念所提出的“五个人人”目标,结合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强调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宜业宜居的前提,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民城市建设的成色。全书按照“城市发展时时为人”“城市治理事事关人”“城市建设处处见人”这个思路,聚焦于从整个城市到社区生态治理的实践,凸显“人民城市”的理念;并且结合上海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体现了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的新时代城市工作的宗旨与方针。

  绿色是人民城市的底色。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城市”理念,上海提出了被称为“五个人人”的目标。

  这“五个人人”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的绿色底色:“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意味着人的发展价值的实现,其对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提出了要求;“人人都有序参与治理”意味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意味着城市中不同空间具有协调性;“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要求精细化的环境治理水平;“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阐述城市所具有的“真正共同体”的属性。

  这个绿色底色还可以通过城市的科学属性和价值立场来体现。就城市的“科学属性”而言,首先城市中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考量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状况。作为实体组织的城市,其外在形态体现了居住于此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限”改造,就此而言,自然地理因素构成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和更新的“元结构”以及“元治理”的基本单位。其次城市内部不同群体以及代际之间的利益交汇点在于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和长期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自然-个人-社会三者的有机统一,此种状态意味着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够与他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双重和解”。第三,具体来说,城市的选址和形成总体上是人们在特定地理环境中追求生存发展的积聚结果。

  从“价值立场”来说,一方面,审视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是理解人民城市建设生态之维的现实吁求。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标志的社会,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另一方面,人民城市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形塑是理解人民城市建设生态之维的应有之义,因为坚持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城市环境的目标才能彰显中国特色。

  上海作为国际性大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样板。

  城市发展时时为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城市建设中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城市发展时时为人的具体体现。

  人民的满意度是检验生态与经济发展成效的尺度。

  首先,要让生态经济发展的成效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上。

  从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看,一是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腾挪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三是切实让人民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受益,如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拓展城市生态空间、绿地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生态服务价值、经营模式创新推动郊野公园生态产品增值、矿山生态修复带动生态旅游和多元化经营等;四是为促进经济发展创新环境政策工具的制度供给,拉动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要让生态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在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上。

  表现在:一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增进人民群众民生福祉。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工作,包括推动构建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持续开展三大保卫战,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二是保障良好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包括构建差别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实施保障、构建多元参与格局等;三是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包括水、大气、土壤污染的防治,强化垃圾综合治理等。

  第三,要让生态文化发展的成绩体现在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上。

  厚植生态文化拓展了人民城市的精神内涵。表现为:把低碳绿色和生态友好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中、着力培育和践行市民生态文明素养以及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切实增强公众参与度和获得感。

  城市治理事事关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的具体路径。

  “共建”充分体现了城市“属民”的特性,即城市属于人民。

  首先,城市共建是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的正确路径。

  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和社会协作,积极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其次,城市共治是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的实现途径。

  随着城市治理步入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轨道,城市环境治理的效能得以大大提升。“共享”充分体现了城市“靠民”的特性,即城市建设依靠人民。

  再次,城市共享则是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的最终目标。

  城市共享是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城市治理的成果,不仅包括经济成果,还包括生态成果。要达到共享目标,需要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突出普惠型公共服务等。“共享”充分体现了城市“为民”的特征,即城市发展为了人民。

  总之,城市治理事事关人,在共治中实现共建和共享,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意蕴,共筑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城市建设处处见人。在治理重心下移的结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社区环境治理体系是回答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所以从空间视角切入,探索公共环境空间的改造与重构对社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物理空间的共享是社区环境治理的载体;社会空间的生产是社区环境治理的动力;“共享感”空间的建构是社区环境治理的关键。

  从实现空间共享到构建“共享感”空间,通过实现空间的物理属性到社会属性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共享感”的虚拟性空间,为团结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治理提供良好基础。

  然而,当前城市社区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公共环境治理的价值理念偏离、公共环境服务的负外部性效应以及公共环境空间规划的便民思维缺乏等。价值理念偏离使社区的环境治理逻辑与居民的生活逻辑相矛盾;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环境合作行为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搭便车”行为,造成环境治理参与中产生惰化效应,空间规划中存在公共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性”需要等现象。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势必影响环境这种公共产品产生治理成效。

  随着人民城市理念嵌入和治理现代化推进,社区环境治理出现转型。上海深刻把握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将社区生态环境治理立足于突出人民主体性地位,从改造社区环境物理空间入手,充分认识到空间的可塑造性与发展的潜能,让居民参与到自身生活的环境空间的改造与重构中,通过居民在空间中的生产改变空间表征,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触发居民的交流与互动,复建社区关系网络,形成利益共通与情感联结。

  在社区环境治理中让治理回归生活逻辑,构建居民真实需要的生活空间,为居民打造一个宜居、乐业的社区生活环境。

  环境治理的维护和建设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从空间入手构建“共享感”空间契合了环境治理的内在机理,让居民有生存和交往的良好条件,才能促进对社区空间的认同,打破与空间的情感隔阂,从而促进社区社会空间的产生与发展,构建社区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营造“共享感空间”的社区氛围,最终实现形成社区的共享性目标。

  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全面推进上海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价值立场,城市一切发展成果在根本意义上属于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是如此,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方面,以“双碳”为目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上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尤其在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使得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另一方面,聚焦“双碳”发展目标,上海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变局、环境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要求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亟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从全局高度找准各行业低碳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快推动能源消费达峰,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

  为此,要求我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具体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包括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综上,“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的上海城市建设,正在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也为城市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和基本理念,成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十四五”期间,上海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对新的形势,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长江大保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要求,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些都需要上海在率先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污染治理技术、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等各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下一条:邬思源:着力推进人民城市数字化公共服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