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经济日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已进入决战倒计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当前,我们要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国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贫困群众收入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快速提升。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艰巨。随着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剩余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270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未全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能否最终脱贫,成为能否取得决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稳定住、巩固好前期脱贫成果基础上,聚焦“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实施精准扶贫策略,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决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扶贫思路和工作方法,勇于探索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内生动力的新策略新路径,有效解决少数地区贯彻精准方略有偏差的问题;要求我们深度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要求我们要依据不同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更加精准地推进工作,在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务工人员返工、对口对点帮扶、贫困区产品外销等方面,切实瞄准精准二字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二)
虽然我们已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返贫致贫的风险和压力依旧存在。一方面,仍有近200万脱贫群众存在返贫可能、近300万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还需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另一方面,个别地区扶贫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有所抬头,必须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防止松劲懈怠。因此,当前的扶贫工作既要守住已有战果,又要夺取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我们要通过科学构建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解决相对贫困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和技能,构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等相结合的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体系,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二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和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三要构建起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积极探索“方案制定—论证评估—精准实施—成效验收—投入运用—效益评估”的全过程工作机制,确保人才、资金、技术等向贫困地区流动。
(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冲击,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今年决战脱贫攻坚的既定部署和工作节奏。一方面,抗击疫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宝贵资源;另一方面,疫情也影响了一些行业开工的时间,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这无疑增大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工作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克服不利因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并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解决脱贫成效不稳固,贫困的多维性、不确定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和矛盾,需要依靠更完善的经济结构、更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更有效的应急管理策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并狠抓落实。要继续抓好“驻村工作队”“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等举措,完善创新“贫困监测评价”“参与式扶贫”“第三方评估”等经验做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