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能对社会群体与个体行为产生引导激励、监督约束的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化建设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路径与方法。
理想信念教育先行,为文化建设制度强化思想武装
《决定》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通过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不惧挑战和困难,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能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制度的思想内涵。
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为文化建设制度培育现实土壤
围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决定》还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领导干部讲政德,在道德建设方面为全社会作出表率,能够极大促进整体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旨在弘扬时代新风、凝聚崇德向善力量,能够为提高人民思想觉悟、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筑牢文化建设制度提供深厚的现实土壤。随着全社会道德水准、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建设制度就有了更为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建设制度提供精神滋养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离不开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决定》指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就是不忘历史,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养料。发展,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充分展现,为文化建设制度提供深厚精神滋养。
完善诚信长效机制,为文化建设制度营造社会环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还需要诚信的助力。《决定》指出,“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重要特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诚信文化、契约精神,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制定诚信公约,加快个人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必将极大地优化文化建设制度的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
(执笔: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