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峰:把握“九个坚持”

发布时间:2019-07-03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19/07/03  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用“九个坚持”精辟概括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九个坚持”系统阐明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回答了宣传思想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理论普及、思想引导、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九个坚持”,积极承担使命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是理论宣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理论宣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把握“九个坚持”,着力守正创新,增强宣讲本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1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推进理论宣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政治属性很强的工作。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这一论断形象地说明了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对我加大意识形态渗透力度,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的斗争形势。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贯穿理论宣讲工作的政治底线。理论宣讲工作要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底气和硬气,把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守党的宣传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以斗争精神批驳错误观点,确保宣讲内容政治安全,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2

  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是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定不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同思想基础是维系和支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关键,必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两个巩固”,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工作坚持“姓马”“护马”“讲马”,敢于批驳各种错误思潮;立足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用心画好同心圆,坚决守住共同的思想基础防线。

3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开展理论宣讲工作的行动指南。历史告诉我们,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证明了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加需要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理论宣讲工作要把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最紧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4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宣讲工作的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当代中国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多元的利益诉求,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团结,更好地培育和践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到首都的理论宣讲工作,通过巩固和拓展“百姓宣讲”等宣讲品牌,积极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宣讲活动,传播真善美,唱响新时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追求,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5

  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精神之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没有断流。传承中华文化血脉,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国民精神脊梁,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理论宣讲工作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文化人,深入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体到首都的理论宣讲工作,可以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认真组建一支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构成的市级理论政策宣讲团,组织北京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编写理论政策普及“口袋书”等,让文化惠民助力首都美丽乡村建设。

6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推动宣讲工作迈向新高度的必然要求。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心向背和旗帜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舆论工作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报纸跟着网站跑、网站跟着公号跑的现象频现,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信息倒灌”,对我们党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是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越是传播载体不断创新,我们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职责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新时代主流声音。理论宣讲工作要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加强媒体深度融合,拓展网络宣讲平台和载体,立足移动互联网,发挥“两微一端”作用,制作短小精悍、观点鲜明、人民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作品,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即时、精准、灵活地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和灵魂,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随着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审美要求的提高,切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摆在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理论宣讲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积极探索“宣讲+文艺元素”,大胆创新表达方式,增强宣讲吸引力。组织专家学者和百姓宣讲员积极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文艺家不断增强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精神容量,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时代和人民,创作推出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8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推进理论宣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理论宣讲工作要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提升主动设置现象级话题的能力,打造爆款网络产品,加强个性化生产、即时性推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加强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和管控处置,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提升技术治网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

9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理论宣讲工作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必须认真完成的艰巨任务。讲好故事,事半功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目前国际舆论格局总体上仍然是西强我弱,我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对外宣传工作有更大的作为,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百姓宣讲作为理论宣讲的延伸,可以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对外话语表达,加强故事化呈现,推进立体式传播。对于首都的理论宣讲工作而言,当前应抓住北京2019年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契机,有针对性地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梁家峰)

上一条:张占斌:中国何以能快速推进工业化(大家手笔) 下一条:何自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