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和:“一带一路”给世界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19/04/02   光明日报)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的有关当今世界共同发展的一个重大倡议,该倡议提出以来,很快在国际社会引起积极反响,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国际大合作之中。当今世界正处于重要政治经济转型期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各方都在探索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途径,各种方案和举措在竞争和比较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一带一路”丰富了国际经济合作理念和多边主义内涵,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案和途径。

  1.世界需要一个新的共同发展平台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公平均衡分享,这些问题既关乎各国内部,也是新型国际关系建设面对的重要问题。在世界发展领域,曾出现多种具有一定影响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影响范围有大有小,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殖民地模式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损害和牺牲他国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造成了严重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后果,给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的教训。战后,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体系的瓦解,一大批新兴独立国家站了起来,国际关系民主化得到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世界存在明显的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分野,发达国家经济集团掌握着国际金融、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

  人们注意到,在战后世界发展史上,能够真正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几乎屈指可数,这固然有各方面因素,但是国际经济秩序的结构性和条件性限制无疑是一个重要外部原因。如果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一直发展得很好,而大多数国家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说明世界发展体系一定出了问题。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发展得好的国家一定就是得之不义的,更不是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发展问题完全归咎于发展得好的国家,而是说,从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来讲,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创造一个均衡、持续、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或地区政治经济体系。战后至今的世界发展史上,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教训,就是有的国家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行输出到一些新兴独立国家,损害了这些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有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经验不足,盲目复制和移植外来发展模式,在发展问题上出现曲折和挫折。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展领域还出现一个新现象,就是发展问题不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再发展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加凸显出发展议题不再是孤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关系到各国各方的共同问题。

  总之,世界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的那样,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世界需要一个新的共同发展平台,为21世纪的国际关系增添新的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2.“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平台的大智慧

  作为世界上一个新的共同发展平台,“一带一路”在“立”不在“破”,其并不是要去否定或取代世界上已有的一些发展倡议和方案,而是通过提出新的可行计划和方案,引领和促进国际关系的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同主要国家和地区已有的地区合作机制保持合作对话关系,同既有的发展型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是“一带一路”同历史上阵营政治下以对抗为目标的集团化经济合作和发展机制的不同之处。国际上一些以阵营政治和势力范围思维解读“一带一路”的观点,恰恰没有看到“一带一路”与既有合作机制并行共生的特点。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迅速获得广泛国际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一带一路”又不是对国际上既有发展倡议的简单跟从和附和,其体现了中国这样一个新型大国对世界前途的理解和思考。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这是由中国对国际关系的历史和逻辑的深刻理解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重视交流的民族,中国一直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政策和行动之中;实际上,中国发展道路在世界上的独特意义之一,就是像中国如此规模的大国,走出了一条通过内部改革创新而不是对外侵略殖民的新型发展道路,为那些想要加快发展同时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参考。从逻辑上来说,世界上之所以存在发展赤字难题,同旧国际关系延续的零和对抗、势力范围、强权政治、排他独占等思维和实践有关,从而使得国际关系一直如丸之走盘,不能升级到一个有利于更多国家及其人民共同发展的体系之中。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不应该将个别国家的发展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发展的基础上,也不能将自身发展建立在牺牲他人权益的前提下。因此,“一带一路”是要避免过去一些体系的弊端,努力创造一个均衡、持续、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体系,推动一种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愚者求异,智者求同,仁者求通。“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更大区域范围的国际合作倡议,并不像一体化理论指示的那样,形成一个逐级发展的政治共同体。“一带一路”理论基础显然不是人们熟悉的一体化理论,代表的是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互联互通理论,通过发展阶段不同、政治制度各异国家的联通,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3.“一带一路”是一个发展知识交流互鉴的舞台

  “一带一路”还是一个发展知识相互学习、交流互鉴的平台。“一带一路”沿线本身就是多样多彩文明融汇的地方。在文明交流对话中,分享彼此发展经验方面的知识,也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一个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各国各民族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公平均衡分享这些问题上,既有可资参考的经验,也有引为镜鉴的教训。从国家治理到地区治理,从发展道路到发展方式,各国各政党亟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各国应该相互尊重,不应该将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他人,同时,也要秉持开放态度,积极学习借鉴他国在发展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并不是输出中国的发展道路,而是倡导各国在发展和治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的对话和交流,这也是当代国际关系合作的一个新领域。中国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其予以理论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中国在发展方面的知识体系,以更好地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和分享。

  中国发展道路的知识体系,对世界发展不乏启示意义。就发展道路知识体系的比较而言,建立在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基础上的发展知识体系,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后来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模仿对象,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前半叶,有的国家将此道路作为学习的对象,参与到扩张和瓜分他国的阵营中,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有的发展道路知识体系,在世界上推广以后强化和巩固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格局,这种知识体系一直饱受诟病和批评;还有的发展道路的知识体系,学习和借鉴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以内部改革创新同时与外部世界保持合作而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其所蕴含的知识和经验,对世界上大部分想要发展同时又要维护自身独立、实现发展同时不以损害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增进自身发展同时努力与他国一起共同发展的国家,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共同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所在。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苏长和)

上一条:林志鹏: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下一条:赵长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加紧“补短板”